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新闻
行业研究 | 物流企业供应链服务的探索和创新
作者:admin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22-02-11     浏览次数:350    

供应链创新发展

Supply chain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经济发展,物流先行,物流强国,供应链兴国。核心企业向上下游不断的延伸,对物流人要求越来越高,不仅是降本增效,还有对供应链精细化运作的要求,推动物流服务到供应链服务升级。


案例分享

Case Studies

A公司成立于1995年,在3省5地拥有自营产业园,是服务于钢铁流通产业链,提供钢铁供应链一体化服务的综合服务商。依托园区专用线和仓储区域,为园区及周边集群内客户提供公共物流基础服务。根据生产厂商及园区客户需求,提供各类供应链增值服务,如对钢铁及有色金属进行剪切、分条等粗加工、配送,为钢厂、建筑企业、生产制造厂商和钢材经销商提供集中采购、托盘、保理、仓单质押等基于供应链的金融服务,整合物流环节和供应链上下游的综合性电商平台,技术软件开发服务等。
在钢铁流通产业链变革中,由以前钢厂-贸易商-物流商-终端为主的链条,现在转变为钢厂-终端与钢厂-加工/贸易商-终端这样两条链条为主。现在后面两种链条发货量占比越来越大,某些区域内建材的直发比重接近50%。而且两头的核心企业也开始向产业链延伸,“供应链服务主体”喷涌而出,给产业链服务带来重大挑战。客户对服务的效率、品质、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对成本诉求更加渴望。降本增效需求迫切,供应链精细化管理成为发展趋势。
产业供应链服务在今天不再仅仅是一个工具,而是信息与现金流的博弈。产业供应链服务本质是供应链管理与生态圈赋能。产业供应链服务呈现的是场景化解决方案。供应链管理赋能体系就是“核心企业”驱动的产业链供应链赋能体系,推动产业链的整合发展。这一赋能体系包括,仓储物流赋能、金融赋能、经营管理赋能、加工制造赋能、商品销售赋能、信息咨询赋能、商品供应赋能、可续技术赋能、产品设计赋能、客户服务赋能等十大方面赋能。
在产业融合中,供应链金融是“核心企业”驱动的生态金融圈,核心企业的信用价值转移体系是核心价值所在,核心企业管理能力的信用价值转移体系是最好的风控手段。可以说,没有供应链管理就没有供应链管理金融。还需要两业和多业的融合,从点状的分布服务到网状分布服务发展。例如,钢铁企业之前是各个企业点对点的沟通、线状的沟通,未来可能会形成云仓、区域加工中心、级配中心这样网状分布。
在供应链服务实践中发现,提质升级的关键点在于:关注客户的需求是不够的,还需要关注客户的客户的需求。了解关注需求后,还要围绕需求构建服务体系,即按需生产以减少积压,集中采购可以降低原材料成本、集中下料可以提高材料使用率。采购、生产、物流都是围绕需求进行的。具体到物流环节,就是多环节深度切入全流程,围绕“供应链”做文章,全面降低产业成本,提高效率。以产业平台为核心,整合物流链资源,围绕核心企业和钢铁行业上下游的需求提供供应链一体化解决方案。资金并不是钢铁流通产业链里实体企业的唯一瓶颈。产业链里的实体企业,除了需要资金支持,还需要良好的公共物流仓储、联运、配载、配送、流通加工等设施及服务,需要平台将装备制造产业链条的上、中、下游企业紧密衔接,打造出“生产+物流+网络”生态圈。因此以产业平台为核心,整合物流链资源,围绕核心企业及钢行业上下游的需求提供供应链一体化协同解决方案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物流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关系到整个社会资源的流通及配置,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整体来看,物流行业正在从强调速度与规模的野蛮式增长逐渐向追求高效率、低成本的集约型增长转变,物流企业要正视发展瓶颈,要重视供应链精细化运作,要多场景、多维度推动物流服务到供应链服务升级。

来源:A公司、中国物流与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