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
数字经济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的新经济形态。近年来,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渗透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
全球化格局面临重塑 投洽会热议供应链安全稳定与转型
在全球经济发展浪潮中,供应链作为连接生产、流通与消费的桥梁,其稳定性与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全球经济的健康运行。近年来,自然灾害、地缘政治冲突等不确定性因素频发,对全球供应链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9月8日—11日举办的第24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投洽会”)上,证券时报记者观察到,安全、稳定...
为什么要加快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绿色化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明确了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抓手。发展绿色低碳产业链和供应链,不仅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而且是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环节。必须深刻把握绿色低...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工业是立国之本,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对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等作出明确要求。如何建立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机制?怎样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围绕热点关切,记者采访了工业...
提升数据要素资源利用效能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这意味着党中央将进一步健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相关规则和政策,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实现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预期目标。数据要素是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协同发展衍生...
建设高质量邮政快递物流体系,河南最新发文
优化完善邮政快递基础设施布局、完善农村寄递物流公共配送体系、开展农村运输服务提升行动……日前,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建设高质量邮政快递物流体系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简称《意见》),高质量打造邮政快递物流体系,提升邮政服务“三农”能力,更好助力乡村振兴。《意见》提出,到2026年,县级寄递公共...
以系统性全局性思维推进物流降本增效
近年来,我国物流体系建设取得巨大成效。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运输结构持续优化,新业态、新模式迅速发展,物流技术水平大幅提升,物流服务能力得到明显增强。但也必须看到,物流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物流成本仍有下降空间。当前,需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应用的契机,采取系统性、全局性思维综合推进物...
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需要把握哪些重点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并作出了系统全面部署。我们要深入把握理解,认真贯彻落实。产业链是经济体系中各产业环节和上下游在一定的技术经济联系基础上形成的链条式关系形态。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是指这种关系形态具有内在稳定...
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对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等作出新的部署。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切实抓...
外贸新动能加快培育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7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24.83万亿元,同比增长6.2%。其中,出口14.26万亿元,同比增长6.7%;进口10.57万亿元,同比增长5.4%。“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外贸保持稳中向好态势。前7月,我国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7月当月进出口同比、环比均...
河南将推广“企业绿码”,提升制造业的“含绿量”
为进一步完善河南省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打造绿色制造领军力量,近日,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了《河南省绿色制造体系梯度培育及管理暂行办法》,办法规定,将从两个维度建立绿色制造体系梯度培育机制:纵向形成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四级联动的绿色制造培育机制;横向形成绿色工业园区带动园区内企业创建绿色供应链、绿...
进一步深挖我国物流业降本增效空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物流行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一环,辐射至实体经济的各个环节。近年来,我国对物流业发展经历了从基本适应向引领发展的转变,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区域和城乡协调、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畅通现代流通体系、服务改善民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