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是基于供应链场景的融资方式,对于金融“脱虚向实”支持实体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传统金融服务中,银行业务不关注流程和交易过程,往往从单个企业出发提供服务。相比之下,供应链金融将贸易中的买方、卖方、第三方物流以及金融机构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实现了用供应链物流盘活资金、同时用资金拉动供应链物流的作用。供应链金融又属于“产业金融”的范畴。在产融结合、脱虚向实的政策环境下,供应链金融以其对实体经济的强大支撑及赋能作用,迅速成为振兴实体经济、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在中国有着巨大的潜在发展空间。
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供应链金融发展初期,银行仍运用线下人工模式进行审核,但由于中小企业信息真实度难判断,运用线下风控模式的供应链金融不良贷款率居高。第二阶段的供应链金融开始向线上化发展,但“信贷工厂”模式主要运用标准化“流水线”,对于差异化要求较高的供应链金融风控有一定局限性。供应链金融发展的第三阶段开始运用大数据风控模型,但主要的判断依据是大量的经营数据和交易数据。目前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已经进入“4.0”的数字化时代,数字化风控模式依靠多样技术处理多维度数据,并根据环节的差异设置不同的模型。
当前供应链金融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近年来,围绕我国供应链金融行业的发展,国家已连续推出一系列政策文件,推进供应链金融行业加快发展。
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
《民法典》(2020年5月颁布)、《关于实施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的决定》(2020年12月发布)。
《决定》提出,将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抵押,以及应收账款质押等七大类动产和权利担保纳入统一登记范围,由当事人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自主办理登记。当事人对登记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法性负责,登记机构不对登记内容进行实质审查。《决定》明确,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制定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抵押和应收账款质押统一登记制度,推进登记服务便利化。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具体承担服务性登记工作,不得开展事前审批性登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不再承担“管理动产抵押物登记”职责。
2021年1月28日
上海票据交易所发布公告,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的决策部署,加强供应链金融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经中国人民银行备案同意,上海票据交易所(以下简称“票交所”)于近日制定了《供应链票据平台接入规则(试行)》(以下简称《接入规则》),公布了供应链平台的接入标准和流程规则。
《接入规则》明确了接入供应链票据平台的供应链平台需要具备的条件,涉及供应链平台持续运营、系统功能、安全保障、业务基础、风险管理等方面。《接入规则》还明确了接入办理流程,符合条件的供应链平台可向票交所提交相应材料,票交所将及时受理相关申请,并在一定期限内反馈受理意见。受理通过后,供应链平台应与票交所签署合作协议,完成相应的业务和技术准备。同时,为落实《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关于完善供应链信息与票据信息的匹配,探索建立交易真实性甄别和监测预警机制的要求。
2021年2月1日起施行
《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重点规范内容包括:厘清互联网保险业务本质,明确制度适用和衔接政策;规定互联网保险业务经营要求,强化持牌经营原则,定义持牌机构自营网络平台,规定持牌机构经营条件,明确非持牌机构禁止行为;规范保险营销宣传行为,规定管理要求和业务行为标准;全流程规范售后服务,改善消费体验;按经营主体分类监管,在规定“基本业务规则”的基础上,针对互联网保险公司、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互联网企业代理保险业务,分别规定了“特别业务规则”;创新完善监管政策和制度措施,做好政策实施过渡安排。
2021年3月5日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正式开幕,会上公布了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更是首次单独提及“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
在介绍今年的工作部署时,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进一步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今年务必做到小微企业融资更便利、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具体举措中单独提及“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供应链金融已经成为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一大难题之一。
2021年3月24日
国家发改委等13部门制发了《关于加快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值得关注的是,在“拓宽融资渠道”方面,《意见》与226号文、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精神一脉相承,强调了要创新发展供应链金融,开发适合制造服务业特点的金融产品等举措。
2021年3月30日
商务部官网发布了《商务部等8单位关于开展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创建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了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创建的主要任务,要求各示范城市和示范企业积极推动供应链优势培育取得新成效,供应链效率效益得到新提高,供应链安全稳定达到新水平,供应链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2021年4月19日
中国银行发布《关于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 全力支持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升的十五条措施》。中国银行将充分发挥全球化、综合化、专业化优势,积极推动供应链金融数字化、场景化、智能化发展,全力打造开放型绿色供应链金融生态,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助力实体经济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2021年5月10日
《通知》提到,要持续合理降低税费负担,继续执行制度性减税政策,延长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优惠等部分阶段性政策执行期限,实施新的结构性减税举措。同时,《通知》强调要优化企业金融服务,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
2021年8月27日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消息,工信部在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1526号(工交邮电类238号)提案答复的函中表示,工信部将与银保监会、全国工商联等部门继续加强合作:一是加强产业链供应链金融创新,推动发展供应链金融等金融产品,配合相关部门优化金融服务;二是进一步做好产融合作,加强与数字化转型服务商的合作,促进民营平台企业发展。